獵頭行業的"免費試用期":當專業服務淪為企業的風險轉嫁工具
凌晨三點的上海陸家嘴,獵頭顧問張薇合上電腦,屏幕右下角的微信圖標還在瘋狂跳動。這是她本月第三次被某互聯網大廠"白嫖"候選人資源——對方以"試單模式"為由,要求先推薦五位總監級人選再談合同。而此刻對話框里彈出的"人選匹配度不足",讓她想起上周在候選人面前打包票時發燙的臉頰。
?
這種被業內稱為"試單獵頭"的模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侵蝕著獵頭行業的生存根基。企業像挑選超市試吃品般隨意索取人才資源,獵頭公司則淪為沒有契約保障的"人才搬運工"。某頭部獵企的年度數據顯示,采用試單模式的客戶成單率僅有12.3%,遠低于傳統模式的47.6%。更諷刺的是,這些企業往往在試單失敗后,轉頭就拿著獵頭提供的市場情報自行挖角。
?
我曾親眼見證某醫療獵頭機構被拖垮的全過程。他們為某跨國藥企連續三個月輸送了28位候選人,每次得到的反饋都是"再推薦兩個對比看看"。當獵頭公司要求簽訂正式合同時,對方HR總監輕飄飄甩出一句:"你們推薦的人選證明不了專業能力,我們怎么敢簽約?"這種職場PUA話術,讓專業服務變成了需要自證清白的"待考察對象"。
?
資本寒冬下,越來越多企業把試單模式當作降本利器。某新能源車企甚至開發出"獵頭供應商分級系統":A級獵頭直接簽約,B級獵頭需要完成3個成功試單,C級獵頭則要經歷6個月"實習期"。這種把專業服務機構當作應屆畢業生來"培養"的荒誕邏輯,正在制造大量沉沒成本。獵頭顧問們不得不在深夜翻遍通訊錄,只為找到那個既符合企業要求、又愿意配合演出這場"人才選秀"的候選人。
?
更令人擔憂的是行業生態的惡化。當優質獵頭公司開始拒絕試單項目,留下的往往是專業度存疑的"簡歷中介"。某次行業論壇上,我聽到有獵頭同行傳授"試單生存法則":專找急于跳槽的職場新人,批量推送匹配度60%的簡歷,用數量賭概率。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最終損害的是整個行業的口碑價值。
?
站在黃浦江邊看著對岸的霓虹,我突然想起入行時前輩的忠告:"獵頭是人才與機遇的擺渡人,不是賭場里的免費籌碼。"當企業把風險轉嫁當作商業智慧,當專業服務淪為可以無限試用的"消耗品",我們失去的不僅是幾個項目傭金,更是這個行業安身立命的尊嚴感。
?
選獵頭公司就找乾坤獵頭,咨詢熱線:400-6222-973
企業招聘登記&簡歷投遞請登錄:www.sbcknfd.cn
平臺質保,招聘靠譜,1天內快速響應推薦人選,1周可關閉職位完成交付,200萬高端人才數據庫,20年獵頭服務,覆蓋全國超110座城市。
更多獵頭職場資訊,請關注乾坤獵頭公司: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