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濟周期的齒輪開始倒轉,很多獵頭公司還在用2018年的思維打2024年的仗。某頭部獵企的數據庫顯示,今年前五個月,互聯網大廠HC(招聘需求)同比下降62%,金融行業獵頭單均價從15萬縮水至8萬。但有意思的是,我認識的幾位百萬顧問卻在這個寒冬里實現了業績翻倍——他們做對了三件事。
?
第一刀:砍掉"簡歷搬運工"模式
?
傳統獵頭總把"人才庫規模"掛在嘴邊,但在AI批量生成候選人報告的今天,30萬份簡歷的數據庫可能不如3個核心人脈來得值錢。深圳的Lily去年果斷停掉了所有主動尋訪崗位,轉而深耕某新能源汽車細分領域。她在寧德時代供應商體系里發展出12個"線人",這些在職工程師不僅提供行業動態,甚至能反向推薦被低估的潛力股。當某德企急需掌握4680電池工藝的專家時,Lily通過線人推薦的"休眠候選人",48小時內就鎖定了目標人選。
?
第二招:把咨詢服務裝進獵頭費
?
北京獵頭老張的轉型堪稱教科書:他給每個客戶配備的"組織健康度診斷"服務,讓某獨角獸企業CTO當場續簽三年框架協議。這個服務包含三個殺手锏:用AI模型分析團隊知識結構斷層,繪制競爭對手人才地圖,甚至預測關鍵崗位流失風險。當企業HR還在糾結某個崗位預算時,老張的團隊已經用數據證明:優化現有團隊結構比新增HC更能提升人效。
?
第三板斧:做人才的"戰略儲備商"
?
長三角某獵企最近把辦公室搬進了聯合辦公空間,他們不是在降本,而是在打造"人才會客廳"。每周三的行業閉門會上,你會看到奇景:待業的大廠總監在給初創公司CEO講用戶增長,而某上市公司CHO正偷偷觀察這個潛在候選人。這種打破求職場景的社交場域,讓獵頭從交易撮合者變成了職業生態構建者。他們的秘密武器是:把高端人才發展成行業情報節點,當危機來臨時,這些"活水"就是最值錢的資源。
?
但轉型的陣痛真實存在。上個月,一位從業十年的獵頭朋友改行做保險經紀,臨走前苦笑道:"現在幫人選工作,比幫人選保險還難。"這話聽著心酸,卻揭示了一個真相:當雇傭關系從"長期契約"變成"階段合作",獵頭的價值必須重新錨定——我們不是在賣簡歷,而是在經營一種關于"人的可能性"的生意。
?
深夜翻看通訊錄里3800多個候選人微信時,我突然意識到:經濟下行期最珍貴的不是職缺,而是那些在動蕩中依然保持職業生命力的個體。某位被裁員的消費品牌總監,在獵頭建議下轉型跨境電商顧問,現在時薪比之前月薪還高;某半導體工程師通過獵頭牽線,以技術入股方式加入初創公司...這些案例都在訴說同一個事實:真正的獵頭價值,在于構建人才網絡的"反脆弱性"。
?
站在南京西路寫字樓45層的落地窗前,看著樓下依舊車水馬龍的人才市場,我想起彼得·德魯克那句預言:"21世紀最值錢的企業,是那些掌握優質人才流動節點的組織。"當寒冬持續,或許正是獵頭行業進化的契機——從人才販子到職業生態運營商,這場轉型沒有退路,但值得allin。
?
選獵頭公司就找乾坤獵頭,咨詢熱線:400-6222-973
企業招聘登記&簡歷投遞請登錄:www.sbcknfd.cn
平臺質保,招聘靠譜,1天內快速響應推薦人選,1周可關閉職位完成交付,200萬高端人才數據庫,20年獵頭服務,覆蓋全國超110座城市。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乾坤獵頭公司:qiankun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