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季中國雇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
?
繼發布《2014年夏季中國雇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之后,獵頭公司啟動秋季(第三季度)求職期中國勞動力市場白領供求分析,通過對發布在網站平臺上的企業招聘數量和白領投遞簡歷情況的分析,揭示秋季求職期整個中國勞動力市場白領供需狀況,這一趨勢將給中國雇主和白領在下一季的招聘和求職帶來指導意義。
一、整體崗位與投遞供需比
1、全國競爭指數:2014年秋季平均30.7人競爭一個崗位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2014年秋季,全國人才供需競爭指數(供需競爭指數=收到的簡歷投遞量/發布的職位數量)為30.7,即從全國情況來看,平均一個職位收到30.7份簡歷(供需競爭指數通過單個職位收到的簡歷投遞量,反映職位的競爭激烈程度。供需競爭指數越高,則職位競爭越激烈。)
相比夏季求職期35.2的競爭指數,秋季求職期的競爭指數下降至30.7,競爭激烈程度進一步緩和。
2、2014年秋季各城市競爭指數排行榜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從各城市競爭指數來看,北京以43.5的競爭指數高居榜首,其次是沈陽,競爭指數為40.6;深圳緊隨沈陽,以40.5的競爭指數位居第三。總體來看,競爭指數位居前列的多為經濟較發達城市,這些城市一方面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的求職者前往這些地區就職,投遞這些地區的崗位。值得注意的是,“北上廣深”中的上海和廣州的職位競爭指數未進入前五位,廣州列居第9位,上海列居第12位。這一現象與兩大城市的職位數量和求職者投遞情況均有一定關系,也意味著上海和廣州的求職者可以選擇在秋季這一淡季投遞職位,避開求職高峰期,獲得更大的成功機會。
福州、寧波和廈門地區的競爭指數較低,位居最后三位,其次是昆明。競爭指數較低,說明當地職位競爭激烈程度較弱。獵頭公司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郝建分析,競爭指數低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與當地經濟發展情況相關,經濟較不發達地區的求職者數量相應也低于經濟發達地區,因此當地職位收到的簡歷投遞量較少,職位競爭不太激烈,如昆明;另一方面,有些城市經濟發展程度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如福州、寧波、廈門,雖然現在整體有“逃離北上廣”的趨勢,但由于傳統觀念的存在,這些城市人才引入尚需要更大的努力。
3、2014年秋季不同性質/規模企業競爭指數排行榜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從不同性質企業的競爭指數情況來看,秋季求職期國企競爭指數最高,為41.6,競爭最為激烈,其次是國家機關(39.5)。這與國企和國家機關能夠提供的職位數量有限,而國企和國家機關職位對求職者吸引力較高有關,由此導致這兩類性質的企業競爭激烈程度較高。民營企業競爭情況相對較弱,競爭指數較低,為27.4。民營企業提供了中國勞動力市場絕大部分的崗位,然而,由于民營企業的企業知名度、薪酬福利、企業文化等方面相對來說弱于國企、國家機關和外企,因此對求職者的吸引力較弱,競爭指數較低。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從不同規模企業的供需情況來看,1000-9999人規模的大型企業的職位競爭指數位居首位,達到36.6,其次是是500-999人規模的企業,競爭指數為34.9;再次是10000人以上規模的超大型企業,競爭指數為34.2。總體來看,企業規模越大,競爭指數越高,職位競爭激烈程度越高,人才潮依然流向大企業,再次加劇了中小企業招聘的困難程度。
二、行業供需情況
1、2014年秋季全國需求最旺盛的十個行業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從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來看,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的人才需求量最大,其次是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行業,再次是基金/證券/期貨/投資業。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與各行業的發展情況息息相關,從各行業人才需求量排行榜可以看出,近年來中國互聯網、房地產業、金融業發展勢頭良好。盡管近期房地產行業出現下滑跡象,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房地產行業對人才的絕對需求量依然不可低估。
2、2014年秋季全國競爭最激烈的十個行業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從各行業的競爭指數來看,能源/礦產/采掘/冶煉行業競爭指數最高,達到46.9,其次是石油/石化/化工行業,競爭指數為45.3,再次是航空/航天研究與制造行業,競爭指數為44.8。總體來看,與國企相關的行業占據了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前列,位居前三位的能源/礦產/采掘/冶煉、石油/石化/化工和航空/航天研究與制造行業因行業特性多數為國企。這一發現與前文“國企、政府機關競爭指數較高”的結論一致。
3、2014年秋季全國最冷門的十個行業
哪些行業是2014年秋季最冷門的行業呢?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保險、醫療/護理/美容/保健/衛生服務、中介服務行業位居最冷門行業前三位,競爭指數分別為15.1,20.2,20.7。中國職場一直以來對保險行業從業者的負面刻板印象,導致求職者對該行業的求職意向低下,而醫療/護理/美容/保健/衛生服務的負面新聞及專業高起點,也面臨同樣的境況。
4、2014年秋季全國求職者投遞最多的十個行業
2014年秋季求職者最青睞的行業又是哪些呢?從獵頭公司的在線數據來看,求職者投遞量最高的行業分別是房地產/建筑/建材/工程、互聯網/電子商務、基金/證券/期貨/投資。求職者簡歷投遞量反映了在求職者心目中最受求職者歡迎的行業。盡管目前房地產行業已經有下滑的跡象,但求職者依然對房地產業的發展保持較高信心;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成功,更一步激發了求職者對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的看好,同時也刺激著求職者向該行業的轉移。
三、職業供需情況
1、2014年秋季全國需求最旺盛的十個職業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從2014年秋季不同職業對人才的需求量來看,銷售業務、軟件/互聯網開發/系統集成、銷售管理三大職業對人才的需求量最大。這些職業的人才需求量最大有幾方面的原因:銷售職位是幾乎所有企業都不可或缺的崗位,需求量較高;同時銷售崗位流動性較高,人員更替速度快,不斷需要提出新的人員需求,來滿足空缺。軟件/互聯網開發/系統集成行業隨著近幾年IT/互聯網行業的迅速發展而產生大量的用人需求,這一行業正處于迅速增長擴大期,因此招聘需求旺盛。
2、2014年秋季全國競爭最激烈的十個職業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從2014年秋季各職業的競爭情況來看,競爭最為激烈的職業是財務/審計/稅務、交通運輸服務、人力資源,這三個職業的競爭指數分別為72.1,69.9,69.6。這三大職業在夏季求職期的競爭指數也最高。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財務/審計/稅務崗位的人員需求量較小,同時人員流動性較小,造成職位數量有限;同時人才市場又供應了大量的相關專業人才,財務相關專業人才一般傾向于從事專業對口的崗位,從而導致財務/審計/稅務崗位的競爭十分激烈。
3、2014年秋季全國最冷門的十個職業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從2014年秋季全國情況來看,最冷門的三大職業依次為:保健/美容/美發/健身、兼職/臨時、社區/居民/家政服務,競爭指數分別為6.4,7.2,8.3。兼職/臨時工作受限于不穩定、收入低等因素較少受求職者青睞。保健/美容/美發/健身和社區/居民/家政服務類工作不但需要相關的專業技能,且勞動強度大,收入相對較低,相關福利保障缺乏,導致這些職業長期處于供小于求的狀態。
4、全國求職者投遞最多的十個職業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從2014年秋季求職者對各職業的青睞程度來看,行政/后勤/文秘、財務/審計/稅務、銷售業務三大職業的簡歷投遞量最高。這三個職業中,財務/審計/稅務同時也屬于競爭指數高的職業,列居競爭指數排行榜的首位。求職者對這一職位的青睞導致該職位收到的投遞較多,加劇了職位的競爭激烈程度。行政/后勤/文秘和銷售業務因對從業者的要求不高,因此投遞量較大。
四、薪酬
1、2014年各城市平均薪酬排行榜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從2014年秋季各城市的薪酬水平來看,上海以5634元的月薪高居中國各城市薪酬排行榜榜首,略領先于位居第二位的北京(5496元),深圳以4903元的月薪位居第三位。其后均為東部沿海城市,如杭州、寧波、蘇州等,均位于長三角經濟圈輻射范圍內。廣州以4403元僅居第七位,低于深圳500余元。石家莊、太原、鄭州位居榜單最末位。總體來看,中國各城市薪酬水平仍然呈現東部領先的趨勢,值得關注的是,中部城市的薪酬水平呈現漸趨落后于西部重點城市(如重慶、成都、昆明)的態勢。獵頭公司專家認為,秋季屬于企業招聘淡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不如春季高峰期急迫,秋季平均薪酬相對較為理性。
2、2014年十大高薪行業/職業。
從2014年秋季獵頭公司在線數據各行業的薪酬水平分布情況來看,會計/審計行業以9358元的月薪高居榜首,其次是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緊隨其后,約8153元;再次是中介服務業,平均月薪為7328元。會計/審計和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行業以工作壓力巨大但待遇優渥而聞名,此次的數據也再次印證了這一說法。中介服務行業雖然不受求職者青睞,位居最冷門行業排行榜的第三位,但其薪酬水平卻高居第三位。獵頭公司專家認為,冷門行業并不意味著低回報,求職者在選擇工作時應持理性態度,冷門職業往往競爭較弱,如回報較高,亦可適當考慮。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從2014年秋季各職業的薪酬來看,高級管理這一職業的薪酬位居榜首,高達10854元,其次是IT管理/項目協調,月薪為7782元,再次是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平均月薪為6917元。高級管理和IT管理/項目協調的共同特征在于對應聘者的專業技能要求非常高,因此相應地,職位的薪酬回報也處于高位。房地產開發/經紀/中介因行業特性,隨著近年來樓市的水漲船高,薪酬水平也較高。
3、2014年不同企業性質/規模薪酬對比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從2014年秋季不同性質企業的平均薪酬來看,代表處薪酬最高,達到6063元,其次是外商獨資,平均薪酬為5302元,再次是合資企業,平均薪酬為4792元。總體來看,外資企業薪酬最高,其次是國企,民營企業平均薪資低于外企和國企。獵頭公司專家指出,外企薪酬高的原因在于工作壓力較大,所有的工作回報均通過薪酬進行體現,因此薪酬水平較高。而工作的回報不光是薪酬,還有福利、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身體健康等,因此需要綜合評估工作的投資回報是否合理。
獵頭公司在線數據顯示,從2014年秋季不同規模企業的平均薪酬來看,10000人以上規模的超大型企業薪酬最高,達到4689元,其次是1000-9999人規模的企業,平均薪酬為4342元,再次是20人以下規模的小微企業,平均薪酬為4248元。總體來看,超大型規模企業和小微企業薪酬最高,大中型企業薪酬水平居中。獵頭公司專家指出,小微企業因企業知名度較低等原因限制未能得到求職者青睞,但小微企業的薪酬處于較高水平,且具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和施展空間,對于亟待提高個人工作能力的求職者來說,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獵頭公司認為,企業的招聘與白領的人才流向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國經濟的一些動向,尤其是白領求職在很大程度上在受著輿論的引導,期待這一數據的公布能夠給廣大白領一些更有實際有效的指導,也期待更多的企業能夠參考,在人才吸引上能更有針對性安排和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