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職場白領每逢星期一就煩悶。不要以為星期一綜合征是員工的專利,領導也一樣,他的情緒也在波谷波峰間來回顛倒、周而復始。
很多職場白領每逢星期一就煩悶,甚至規律到可以這樣打招呼:“又犯星期一綜合征了?”不要以為星期一綜合征是員工的專利,領導也是人,不是神,和你一樣,他的情緒也在波谷波峰間來回顛倒、周而復始,循環不止。
錯誤時間進入,被焦躁的領導轟出來
June是一位市場部負責人,公司是做貿易的,沒有自己的工廠,靠的就是多年來跟外商和國內工廠的交情。但是公司有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這些年一直在跟公司惡性競爭,最近更是公開拉攏公司的客戶,試圖把公司的核心客戶拉走。June得知這一動向后幾乎是破門而入,想和領導商量一下對策。可他卻被領導“轟”了出來。一進門就發現領導在辦公室里踱來踱去,焦躁不安的樣子,似乎早就知道了這個壞消息。沒等他講完,領導就把他“請”出去了。
后來June跟小姐妹嘮叨,姐妹們請她到那家名字叫“感謝上帝,今天星期五”的飯館吃飯,笑著勸她:“別煩了,你沒發現嗎?領導們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不方便。這飯館的名字不就是根據這個現象創意出來的嘛?!盝une想了想,還真是這樣的。
除了極個別素質異常深厚的領導外,大部分領導者都會有周期性的情緒表現——與人的生理周期一樣,上司情緒高低、好壞往往也是有跡可循的,呈現出一種周而復始的曲線。下屬了解上司這種情緒周期,可以知道在什么時候、什么語境下提出什么意見或溝通什么樣的問題是最有效的。
資深獵頭做過一個有趣的研究,根據人一周的行為規律畫出了一幅一周工作節律圖,她認為,人的一周是有規律性的。周一到周五,工作節律大不相同,一周的前半部,人的精力旺盛,態度和行為比較激進;一周的后半部,人的精力逐漸下降,卻也更易通融。
這樣的結果也間接驗證了醫學界普遍流傳的一種人體循環“七日節律”的說法。古埃及人早在6000多年前就曾有過“七日神力”說,認為生命過程(包括疾病的征兆)有七天重復的周期性。醫學上也充分證實了這一規律。在《傷寒論》中,張仲景說過這樣一句話:“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而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贝蟛糠轴t生認為:在一周的生理周期里,人體組織工作效能會發生明顯變化,既表現在體力上,又反映在智力上。一般說來,星期一這天能力最低,表現為精神欠佳,情緒低落,意志消沉,心緒不寧,之后逐漸恢復,精力充沛,體輕手巧,情緒樂觀,思維敏捷,到了下星期一,又轉向衰退。
這一規律同樣適用于你的上司、領導,根據他一星期內的生理節律來行事,或許就能少碰壁哦。
周一:工作成堆,非誠勿擾
一項針對職場人群做的調查顯示,42%的職場人士不希望自己在星期一被打擾。如果這個時候你去拜訪客戶或者找老板談判,往往會碰一鼻子灰,大家都在應付堆積了兩天而雜亂的工作,沒有人會有心情聽你描述某個計劃和方案。尤其是在星期一的早晨,可能你的老板正因為股市開盤遭遇“黑色星期一”而惱怒,你的出現只會讓他失去理智。
周二:是匯報工作的好時機
到了周二,領導們開始進入了工作狀態。捱過緊張、紛雜的星期一,領導松了口氣,開始考慮安排本周的工作計劃,有閑心考慮上周下達下去的指令完成得如何了。從德比?莫斯考維茨教授對人一周行為規律的研究報告看,星期二也是主導性最高的時候。星期二工作效率最高,產出最大。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星期二上午十時到中午這段時間,人頭腦最好使。所以,從各方面說,周二都是匯報工作的好時機。
周三:思維最活躍,領導心很煩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心理學家查爾斯?阿熱力教授調查了350名受訪者后發現:受訪者一周七天的中間段更容易對實際問題感到焦慮和擔心。周三接受的信息變多,致使人感到疲憊和焦慮。所以這一天和領導溝通時千萬要注意思路清晰。不過,也有好的跡象,據德比?莫斯考維茨教授分析,星期三的精力最旺盛,且思路活躍最具創造性。多數領導都把這一天當做制定戰略、開展“頭腦風暴”的最佳時間,也是決策技能最能得到發揮的時候。
周四:效率最低下,領導易妥協
在經過了前三天高效率的工作、高強度的加班后,周四的時候領導和你一樣已經身心疲憊,星期四成為效率最為低下的一天。
有人說,星期四屬于“黎明前的黑暗”,就好比熬夜的人,凌晨四五點往往是最難熬的時候,跨過這道坎,便又海闊天空了。這時候,人的順從性最高、最好說話、比較通融。所以,你不妨趁著這“黎明前的黑暗”,采取“敵退我進”的戰術,這個時候去找領導,他向你妥協也最有可能。
周五:最奇妙的溝通時期來嘍
如果你是個最不情愿加班的人,碰到這天你會不知不覺地干過了點,直到有電話邀請才把你喚醒,你還會驚嘆:“時間過得真快??!”領導也和你一樣,今天是他老人家一周心情最High的日子。
而且熬到了星期五,人們總希望一周事一周清,來個了斷。所以,星期五是你“糾纏”領導,接近他的最佳時間,最省心。當然,我們說的只是一般的規律,具體的情形還要你察言觀色,靈活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