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發光發熱的人,35歲前都已掌握住了某些“訣竅”。
大前研一出版處女作《企業參謀》是在32歲的時候。當時他進入麥肯錫工作才不過3年,但是這本書不僅在日本大為暢銷,同時也席卷了世界各國的
獵頭公司市場。因此,這本書可說是將大前研一推到世人面前的“出道作品”。
傳奇投資顧問藤卷健史35歲轉至摩根史坦利銀行工作。畢業后進入三井信托銀行任職時,他也是公司里的超級業務員,不過真正讓他踏上全球舞臺散發光芒的契機,還是在于35歲的轉職。
一位青年大學畢業后進入某超市工作,并在九個月后離職,轉到父親經營的小郡商事上班。35歲時,他沒有繼續販售父親公司主打的男士服裝,而是在廣島開設了第一家休閑風格的服飾店─“UniqueClothingWarehouse”。這家服飾店的店名簡稱為“UNIQLO”(優衣庫),而這位青年就是日本首富柳井正。
從學校畢業后上班,一直到30歲的這段期間,要運用任職公司的資源發掘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并且不斷淬鍊自我。也就是說,這段期間正是商務人士“職業技能鍛鍊的8年”。如果能夠確實掌握這一點,就能夠培養出一生受用的“商場資本”─自己。
在30歲前完成基礎學習
30歲可稱為“最初也是最后的一年”。
首先,就淬鍊自我而言,30歲就要完成。不對,是非得完成才行。今后漫長的人生,如果不想要生活在不安之中,就應該在30歲前鍛鍊自己,完成職業技能的鍛鍊。
30歲是“淬鍊自己的最后一年”,也是“與他人產生連結的第一年”。換個方式來說,真正的職涯是從30歲開始。30歲之后,就是讓之前不斷磨練的自己踏足社會上活動,也是從Me轉換成We的時期。直到30歲為止的期間,要專注地奮斗,埋頭苦干持續努力。如此將自己淬鍊到閃閃發亮后,一邊實際感受成果,同時慢慢地測試自己究竟能夠爬得多高,不就是30歲到35歲該做的事情嗎?
淬鍊自己直到30歲為止的8年期間,坦白說會相當乏味,根本稱不上有任何的“快樂”。由于是
北京獵頭公司鍛鍊職業技能的期間,付出的努力遠遠多于獲得的成果,或許有人會因此感到“太過漫長,無法忍受。”然而,人生漫漫。多數的情況下,每個人的人生應該會遠比8年要長。只要忍耐8年,就可以獲得未來充實的30年,不是非常值得嗎?
對于眼前才正要開始職業技能鍛鍊的人來說,會覺得這段時間非常漫長、龐大,為了消除這樣的不安與焦慮,在此介紹各個年齡階段的職場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