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圈怪現象:頂尖高手為啥總在「窮忙」?這五個坑扎心了
你發現沒?獵頭行業藏著個吊詭現象:有些顧問明明能單槍匹馬挖到年薪百萬的候選人,自己賬戶卻常年卡在50萬業績線。手上攢著大把人才資源,簡歷包裝得比明星還精致。可月底一看業績報表,數字就是上不去。
?
第一坑:困在「舒適區」里吃老本
?
KA模式聽著多美好啊,抱緊幾個大客戶就能旱澇保收。但現實是,客戶今天要芯片專家,明天突然要農業機械工程師。你永遠在現學現賣行業知識,剛摸透崗位需求,客戶又改主意了。就像永遠在學游泳卻不敢離開淺水區,時間全耗在「狗刨式」低效作業里。
?
第二坑:把「基本功」當核心競爭力
?
會做人才畫像、能聊薪資結構、懂用領英扒簡歷?拜托,這年頭連AI都能干這些活兒。真正值錢的技能是「行業人脈暗網」——知道某公司技術總監的健身教練是誰,能通過校友會摸清企業并購內幕。可惜太多人沉迷于流程性操作,忘了獵頭的本質是情報戰。
?
第三坑:被「體面病」耽誤
?
明明打聽到目標人選在現公司受排擠,電話撥出去瞬間卻慫了。怕被罵「挖墻腳」,怕對方反問「你怎么有我號碼」。結果呢?同行早帶著候選人喝第三輪咖啡了。這行當最要命的不是沒資源,是端著「精英人設」放不開手腳。
?
第四坑:誤把「勤快」當解藥
?
早上七點蹲守候選人小區,凌晨兩點還在改推薦報告。可2024年的企業早變精了——既要候選人自帶客戶資源,又要求能兼任團隊培訓。你推的簡歷再漂亮,架不住甲方想要「八爪魚型人才」。盲目堆工作量?不如花半天研究客戶財報里的戰略轉向信號。
?
第五坑:死磕「過期經驗」
?
還守著三年前的薪酬數據庫談offer?現在連95后都懂用ChatGPT分析行業薪資曲線了。更扎心的是,你以為的「王牌候選人」,可能在AI面試系統里連初篩都過不了。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聲招呼都用算法打了。
?
你說氣不氣人?明明手里握著王炸,愣是打成了爛牌。這行當最諷刺的是——越擅長「幫別人跳槽」,越容易在自己的職業路徑上迷路。下次再熬夜改JD時,不妨問問自己:我挖了這么多高管,自己的「職場估值」漲了嗎?
?
選獵頭公司就找乾坤獵頭,咨詢熱線:400-6222-973
企業招聘登記&簡歷投遞請登錄:www.sbcknfd.cn
平臺質保,招聘靠譜,1天內快速響應推薦人選,1周可關閉職位完成交付,200萬高端人才數據庫,20年獵頭服務,覆蓋全國超110座城市。
更多獵頭資訊,請關注乾坤獵頭公司:qiankunlt